21個日夜的堅持,21個晨起與幕落,8月3日,2018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在太陽能德州小鎮主會場開幕,來自8個國家(地區)34所知名高校組成的19支參賽隊的作品歷經21天的建造,終于亮相大眾的視野!整個小鎮的“太陽能量”熠熠生輝!
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協會會長胡衛平致辭
美國能源部SD辦公室主任Linda致辭
自7月9日正式開賽,在這二十多天里,近千名大學生及帶隊老師們走出校園,在競賽場上頂著驕陽、不畏風雨,用汗水建成了19棟功能完善、舒適、具有可持續性的太陽能住宅。
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被譽為“世界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奧林匹克”,是由美國能源部和中國國家能源局主辦,以全球知名高校為參賽單位的太陽能建筑科技競賽。8月2日至8月16日,大賽將全面考核每個參賽作品的節能、建筑物理環境調控及能源自給的能力,就“建設設計、市場競爭力、工程設計、溝通展示能力、購買力、熱舒適度、家電能耗、起居能耗、家用充電汽車、能源平衡”等10個單項進行打分,最終由獨立專家裁判評比確定名次。
此次比賽中,日照大象房屋作為擁有自主研發與實驗能力的輕鋼集成房屋企業,憑借過硬的實力成為北京大學賽隊、同濟-達姆聯隊兩賽隊的建筑主體贊助商,全程參與到作品的施工搭建工作。
北京大學賽隊為了實現“未名˙SHU”這一名稱中寄托著的書、屬、術、樹四者共生的設計理念,基于零能耗、可循環的綠色房屋理念,其作品在建筑工藝上采用了大象房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設計方案,使所建房屋達到舒適宜居的同時,達到了零耗能的要求,探索未來城市生活的別樣可能。
施工的難點就是屋面保溫和女兒墻,女兒墻就是上面這些用木邦做的格子墻,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切斷熱橋,室內的熱傳體跟屋面進行切斷,不要有連接讓熱量散失。”大象房屋工程部項目經理李文軍說,北京大學的建筑,大象房屋施工人員在6個工作日內就完成了主體裝配,不僅施工速度快,而且采用裝配式裝修節約材料,還利用了太陽能新技術,達到了能源使用平衡效果。
北京大學“未名·SHU”前期建造過程
同濟大學的“正能量房4.0”項目方案由德國達姆施塔特大學建筑師主持,由同濟大學賽隊與大象房屋設計團隊合作設計,采用大象房屋主編的《住宅模塊化組合房屋技術圖集》內的標準模數部品、部件,全部在大象房屋工廠內加工完成。
前期的預制結構裝配等一系列工作的技術要求較高,大象房屋工作人員憑借豐富的經驗,其作品主體部分12個預制盒子僅用4天時間就全部在德州競賽園區基地吊裝并拼接完成。運輸采用專業模塊化運輸方式,簡便易行,可以參考集裝箱國際運輸方式。裝配式結構自重輕,施工周期短,比傳統建筑節省2/3以上時間。
同濟大學“正能量房4.0”前期建造過程
當下的新舊動能轉換政策,對于大象房屋而言是機遇,更是挑戰。怎樣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的綠色創新活力,促進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業態不斷萌生,是政府及相關企業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,在這個時代課題下,大象房屋將不斷創新發展,以自身優勢助推綠色產業發展!
同時,大象房屋預祝北大和同濟兩大賽隊旗開得勝!捷報頻傳!
日照大象房屋建設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魯ICP備09032941號-1
技術支持:青島博采網絡